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愿軍涌現出近6000個功臣集體和30多萬名英雄功臣。戰爭氣壯山河,英雄精神光照千秋。70年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一直激昂不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始終賡續不斷。今天,新時代革命軍人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聚力備戰打仗,苦練打贏本領,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努力開創新時代強軍事業新局面。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們踏訪部分抗美援朝英模部隊,重溫那段崢嶸歲月,聚焦英雄傳人的新時代強軍風采,以此告慰革命先輩,激發官兵斗志。
——本刊編輯部
?

?
?
陸軍第76集團軍某旅邱少云生前所在連——
鐵一般的永恒堅守
撰文/特約記者 樊凈芷 通訊員 郝劍飛 攝影/王晟宇
六十余載時光沉淀,英雄精神薪火相傳。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隊、陸軍第76集團軍某旅九連的一代代官兵,始終傳承嚴守紀律的好作風,共同堅守“紀律重于生命”的精神旗幟,不斷續寫英雄部隊的光榮篇章。
新兵下連、新干部到任,第一課就是到“邱少云連”系統學習邱少云的生平事跡,探尋英雄壯舉的精神源泉;每月評選“紀律嚴明先進班”和“學少云標兵”,以英雄精神激勵官兵爭創佳績;在執行野營駐訓、實兵演習等重大任務前,組織“少云戰地系列活動”,引導官兵將守紀如鐵基因融入血脈、嵌入戰位、付諸行動……訓必求真求難,考必從嚴從實,攻則奮不顧身,守則堅若磐石,英雄精神在新時代官兵血脈中傳承,邱少云擎過的戰旗更加鮮艷奪目。
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時,連隊官兵經手上百噸救災物資。無論他們多渴多餓,物沒動一件、水沒拿一瓶,搶救清理出價值1000多萬元的貴重物品和現金,都逐一登記,完璧歸趙;2015年跨區演習中,就算身邊沒有導調員的監督,渴得喉嚨“冒煙”的官兵依然自覺遵守演習紀律……
從上甘嶺戰場到演兵場,時空變換,不一樣的面孔,一樣的赤膽忠誠,一樣的鐵血精神!
?





?
?
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臨津江突破英雄連”——
千錘百煉勝戰利刃展鋒芒
攝影并撰文/記者 宋子洵 特約記者 海 洋 通訊員 安東海 張國奇
“鏖兵八旬鍛鋼鐵,英烈三千鑄連魂?!辈饺腙戃姷?9集團軍某旅裝步五連連史館,遒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5件實物、79面錦旗、26枚勛章、64塊獎牌……一項項榮譽、一件件文物,構筑起連隊的精神家譜。
1950年12月,在抗美援朝突破臨津江戰斗中,該連擔任第一梯隊尖刀任務,全連官兵英勇無畏,僅用11分鐘便渡過臨津江,開辟登陸場。戰后,連隊被授予“臨津江突破英雄連”榮譽稱號。
跨入新時代,連隊矢志傳承抗美援朝精神,把急難險重任務當成弘揚傳統、彰顯血性的實踐平臺——
2015年5月,連隊赴西非馬里執行維和任務。官兵出色完成了輪換部署、哨位執勤、武裝護衛等任務,被聯馬團譽為“防衛精英”。完成任務歸國后,官兵把維和戰場上積累的實戰經驗融入日常訓練,戰斗力水平節節攀升。
2017年7月,調整改革后不久,連隊擔負起某課目示范任務。面對全新的挑戰,全連官兵每天高強度連續攻關鉆研,戰術協同日趨嫻熟,火力運用愈加精準。
近年來,該連2次被集團軍評為“基層建設標兵連”,先后有14人在各級比武考核中奪魁。在提升戰斗力的道路上,他們始終保持著沖鋒姿態。
?





?
?
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
華麗轉型英雄氣概今猶在
攝影并撰文/趙治國 特約記者 姜 帥 通訊員 劉夢婷 陳天錦
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旅史館內,一面繡有鷹形圖樣的旗幟十分顯眼——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它的繳獲,被載入人民軍隊光輝戰史,也書寫了該旅摩步2營4連——“新興里戰斗模范連”的“高光時刻”——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27日晚,該連在長津湖新興里意外與敵精銳部隊、被稱為“北極熊團”的美軍第7師31團遭遇。面對嚴寒天氣和強敵,英勇的志愿軍將士經過數晝夜激戰,全殲“北極熊團”3100多人,并繳獲該團團旗。
戰爭的硝煙雖已遠去,但英烈們用鮮血和生命熔鑄的英雄氣始終綿延不息,激勵新時代英雄傳人不畏挑戰、勇往直前。
近年,該旅經過調整改革,從摩步旅轉型為合成旅,多支新型作戰力量應運而生。官兵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汲取強軍力量,迎難而上,打響了一場轉型“突圍戰”。
構建“旅營連作戰能力指標體系”,制訂《轉型建設三年規劃》,出臺《深化練兵備戰十項措施》……一張張轉型建設路線圖相繼出爐,從首長機關到普通一兵,人人進戰位、研戰法、強技能,跑出轉型“加速度”,交出一份份優異答卷:攻克50多個制約備戰打仗的瓶頸問題,探索形成20多項戰法創新成果;參加集團軍以上比武考核,榮獲23個第一……
這些新時代的勇士們,時刻準備著再次向勝利發起沖鋒!
?





?
?
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
續寫“三個不相信”新傳奇
去年夏天,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排長仇安在備戰陸軍組織的比武中受傷,但始終堅守在演訓一線,帶領車組奪得同類車型車組第一名?;氐竭B隊,他第一時間把獎牌拿到榮譽室向老連長楊根思匯報。
前不久,列兵刀軍榮在營比武競賽中打破紀錄。在連隊榮譽室舉行的報告儀式上,刀軍榮走到老連長楊根思畫像前報告:“這次比武,我給連旗增了光?!?/p>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連長楊根思面對強敵,喊響“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帶領官兵連續打退敵人8次進攻。在最后僅剩一人時,他抱起炸藥包沖入敵群,與敵同歸于盡。
南征北戰70載,老連長楊根思的英雄宣言成為一代代連隊官兵的精神旗幟,激勵他們接續奮進。
鐵血精神來自傳統精神的熏陶。該連黨支部探索出“新兵下連有活動、載譽歸來有報告、節日紀念有儀式、重大任務有動員”的儀式教育路子。傳統講堂學事跡、隨機講堂說傳統、“根思講堂”談體會,講好老連長的英雄故事,培育了連隊官兵的英雄氣概,強化了使命擔當。近年來,該連在國際軍事比武、陸軍各類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連續3年被集團軍表彰為“強軍興訓先鋒連”“基層建設標兵連隊”。
?





?
?
海軍陸戰隊某旅“雞雄山阻擊戰斗英雄連”——
甘灑熱血染戰旗
撰文/記者 范 離 通訊員 王淑葉 攝影/張 震 韓 亮
2019年10月1日,伴著雄壯的《鋼鐵洪流進行曲》,鮮艷的“雞雄山阻擊戰斗英雄連”戰旗,隨著戰旗方隊經過天安門廣場,光榮接受檢閱。
這面戰旗,是革命先輩在朝鮮戰場上用鮮血染紅的。1951年6月,志愿軍第26軍77師230團一營二連官兵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堅守陣地17晝夜,用斃敵740余人的戰績,換來了這面滿載榮譽的戰旗。
69年來,連隊代代官兵傳承紅色基因,高舉英雄戰旗,弘揚光榮傳統,不斷創造嶄新業績。1952年,從朝鮮凱旋歸國后,該連和著我軍發展建設的鏗鏘足音,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連隊轉隸海軍陸戰隊某旅,化身有著“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空中雄鷹”美譽的尖刀利刃。
換裝很簡單,脫下“迷彩綠”換上“海軍藍”;轉型卻很困難,一切都要摸著石頭過河。
一開始,兩棲步戰車還沒配發到連隊,他們就對著教材,看著視頻,邊學邊練。后來,連隊有了“真家伙”,他們就天天泡在車場,白天上手練習,晚上學習保養。新裝備正式入列后,官兵直接駕車開赴演訓場。去年,連隊在外駐訓整整8個月。
3年過去了,該連完成從陸戰到兩棲作戰、從單一作戰到多樣化作戰的轉型。無論是亞丁灣護航、也門撤僑,還是國際軍事比武,他們都以“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決心和實力,圓滿完成使命任務。
?





?
?
空降兵某部“上甘嶺特功八連”——
只吹沖鋒號不打退堂鼓
撰文/新華社記者 張金娟 攝影/陳立春 夏 澎 特約記者 蔣 龍
2020年9月,塞北草原,一場空地一體奪控要點演練激烈進行。主攻任務又一次落在了“上甘嶺特功八連”——空降兵某部三營八連頭上。
當日氣象條件不佳,地面風速達十幾米每秒。八連官兵憑借臨危不懼的精神和平日刻苦訓練的技藝,成功降落在預定區域,并迅速展開進攻……
“在戰火中淬煉鑄就的上甘嶺精神早已融入官兵血脈,成為連隊發展的不竭動力?!敝笇T祝華峰說。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連隊改編為空降兵某部三營八連。從騾馬化到半機械化,再到機械化、信息化,八連屢次在空降兵戰斗力轉型的關口當先鋒、打頭陣。
——2005年,八連成功完成重型裝備三件連投試訓任務,空降兵遠程突擊能力實現歷史性突破;
——2007年,八連首次萬里機動出國門與外軍同場競技,部隊長途機動打擊能力實現新跨越;
——2008年,八連首次實施人員和重型裝備“一體空降”,空降快速作戰能力有新提升;
——2013年8月,八連首次參與多型機種、多型裝備混裝連投、大部隊集群傘降,空降兵初步形成大規??战底鲬鹉芰Α?/p>
“八連官兵從不缺少血性,因為‘只吹沖鋒號、不打退堂鼓’的精神已經根植每一名官兵靈魂深處?!边B長向東說。
多年來,八連官兵高擎上甘嶺英雄戰旗,在部隊轉型建設、重大軍事行動、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優異,連隊連續66年保持先進,成為新時代空降兵部隊基層建設的一張名片。
?





?
?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隊”——
空中尖刀今朝更鋒利
撰文/記者 張磊峰 特約記者 遲玉光 通訊員 尚 方 攝影/黃振偉
1951年10月,組建剛滿1年、人均飛行時間只有幾十個小時的志愿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一大隊飛赴朝鮮戰場,投身抗美援朝戰爭。
縱然敵眾我寡,仍敢放手一搏。大隊長王海率隊擊落擊傷敵機29架,創造了“15∶0”的空戰奇跡;飛行員孫生祿駕駛的戰機被敵機擊中后,他毅然放棄跳傘機會,駕駛熊熊燃燒的飛機沖向敵機群;飛行員馬保堂為掩護戰友,與數架敵機展開空中格斗,打得敵人陣腳大亂、落荒而逃……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空,該大隊年輕飛行員們凝聚起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空中拼刺刀”精神,榮立集體一等功,被空軍命名為“王海大隊”。
如今,雖然空戰模式已發生很大變化,但“空中拼刺刀”精神在該旅飛行員心中依然熠熠生輝。
一次,該旅赴西北參加空軍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上陣時,靶場天氣突變,狂風肆虐,4個靶標被吹飛3個。時任副大隊長的王立登上戰機加力起飛,超低空突破藍軍層層攔截,精準命中僅存的“半個”靶標,首創某型導彈極端惡劣條件下命中紀錄,一舉奪得“金飛鏢”。
新時代號角催征,“空中王牌”今朝尖刀更鋒利。夜間轟炸射擊、海上對抗空戰、戰術空中加油……他們用一個個“首次”,展現新的風采;把載荷拉到最大、實彈打到邊界、遠海飛到盡遠……他們用一項項紀錄,續寫新的輝煌。
?





?
?
空降兵某部“模范空降兵連”——
換羽高飛續寫鐵血傳奇
攝影并撰文/李 建 唐家軍 特約記者 蔣 龍 通訊員 張 磊
68年前,在上甘嶺戰役中,年僅21歲的黃繼光用“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生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戰斗血性,永載人民軍隊的輝煌史冊。
68年來,“忠于祖國、英勇頑強、勇挑重擔、敢于犧牲”的黃繼光精神一直在其生前所在連、空降兵某部“模范空降兵連”賡續傳承,成為官兵攻堅克難、續寫輝煌的“制勝密碼”。
時代在變,精神永恒,英雄的戰旗永不褪色。
2005年,“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演中,連隊官兵面對能見度不足300米的惡劣天氣,抱著必勝信念,毫無懼色,毅然躍出戰機。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震中汶川、茂縣等地成為“孤島”,幾十萬群眾生死未卜。由15名空降兵組成的先遣小分隊,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標識、無指揮引導的“三無”條件下,從5000米的高空冒著生命危險,“盲跳”至茂縣地域。
今年5月,該連列裝新型輪式裝甲車,開啟了連隊建設新的篇章。歷史上,他們曾多次承擔并圓滿完成重大試訓任務,見證了空降兵從“一具傘、一桿槍”的空中步兵,到空地一體、模塊作戰的“戰略之刃”轉變。英雄的連隊,不斷續寫新時代的榮光。
“黃繼光!”“到!到!到!”又是一次點名,全連百余名官兵齊聲答“到”,英雄的宣言再次響徹云霄。
?





?
?
火箭軍某導彈旅——
南征北戰砥礪長劍嘯蒼穹
攝影并撰文/段開尚 張督都 辛培虎
翻開火箭軍某導彈旅近年的榮譽冊,可謂碩果累累:2016年,遠赴東北密林參加火箭軍紅藍對抗,斬獲“網上對抗”和“實兵對抗”雙項第一;2017年,參加火箭軍獨立發射能力建設考核,在同型號導彈部隊中名列第一;2018年,圓滿完成某任務,榮立集體三等功……
這是一支從烽煙戰火中誕生,在南北轉戰中磨練的功勛部隊。他們的成長發展史,是一部艱苦奮斗史,也是一代代官兵篳路藍縷的創業史。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后,該部轉戰海疆半島、東北密林、戈壁高原,歷經十余次整編、移防、轉型、改編。上世紀80年代,他們受命整建制挺進南國某大山深處,開山劈石構筑“地下龍宮”;一紙命令,官兵放下風鉆鐵鎬,轉改為戰略導彈部隊,開啟了新的創業之路。
從“導彈筑巢人”到“大國執劍人”,是兩個領域的極限跨越。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辛苦耕耘,親歷無數次向死而生的錘煉考驗,旅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跨越——
某導彈首次發射便一發命中,再度亮劍創造該型導彈歷史最佳精度;擔負某實戰化建設試點任務,使實彈發射周期大為縮短;參加全軍某戰略戰役演習,首次接受臨機抽點發射,成功命中目標……
“英雄的部隊英雄的兵,轉戰南北建功勛……”伴著嘹亮的旅歌,官兵意氣風發,向著下一個高峰發起沖鋒。
?





?
?
?
???????????????????????????????????????????????????????????????????????????????????????????????????????????? 策劃/本刊編輯部
?????????????????????????????????????????????????????????????????????????????????????????????????????????????統籌/宋 雯
?????????????????????????????????????????????????????????????????????????????????????????????????????????????編輯/肖 曄 馬麗娜
?????????????????????????????????????????????????????????????????????????????????????????????????????????????設計/趙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