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粵北某山區,陸軍第74集團軍某特戰旅拉開“劍鋒對決”比武決賽戰幕。
此次比武持續近1個月。該旅從各營遴選出9個特戰小隊,前期按照意志訓練、崗位應用、戰術協同3個步驟展開強化訓練;決賽階段,特戰隊員們需在3天2夜內完成直升機垂直投送、攀越崖壁、水上滲透、“敵”后破襲等24個連貫課目的比武。
?


記者在現場看到,第四小隊在機動滲透途中遭遇雷場,在副隊長李正的指揮下,破襲一組引導全隊疏散隱蔽,并前出掩護爆破手;火力組負責空中和后方警戒;破襲二組迅速派出爆破手前出排雷,標示通路,安全掩護各組通過。
“單兵訓練的實戰能力總和不等于整個小隊的實戰能力?!痹撀酶甭瞄L劉珪告訴記者,“必須強化協同意識、密切配合,提高小隊整體遂行任務能力?!?/p>
十余米寬的河流攔住了去路,第四小隊迅速設置好橫越河面的繩索,按照分工依次渡河。不料,第一名隊員渡河時緊繩器突然斷裂,隊伍被迫懸停在河中央上方。
?



讓隊員繼續渡河,可能存在一定風險。但若按照慣例重新設置繩索,耗時太長,容易被對手趕超。怎么辦?小隊長張飛昊很清楚隊員們的綜合素質,稍加思索,他斬釘截鐵下令:繼續渡河。隊員聞令迅速攀爬繩索,成功渡過河流。
攀越崖壁課目比武期間,雨水不期而至,濕滑的攀登繩極難抓牢,加之數十公斤的負重,隊員在接近垂直的崖面上舉步維艱。張飛昊迅速作出決斷:“火力組放下背囊,輕裝攀越后分別設置警戒,協助其他隊員分批完成課目!”
?



“既符合實戰標準,又確保安全有效?!笨荚u組采取伴隨考核的方式在現場跟進點評,“小隊長是戰場的指揮員,需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臨危不亂、靈活指揮?!?/p>
決賽現場,連貫實施的一系列課目將比武推向高潮?!班?!”伴隨著迅速彌漫的爆破煙塵,“敵”車隊首車被逼停。幾乎與爆炸同步,身披吉利服的狙擊手在數百米外精準擊中車隊尾車。隊長一聲令下,重火器手對下車之“敵”進行火力打擊,近戰突擊組與偵察引導組迅速合力展開伏擊、掃殘、抓捕行動……
?



伏擊抓捕課目完成后,記者現場按照實戰標準體驗小隊狙擊手的負荷量——背負累計近50公斤攜行裝具,在平地短途行進已很艱難,在山林穿梭、完成戰術動作更是難上加難。
“具備適應復雜作戰條件的體能是對特戰隊員最基本的要求?!?狙擊手賈劍說道。
?

比武逐漸步入尾聲,特戰隊員們雖已精疲力竭,但依舊保持著高昂的士氣,等待成績揭曉?!白罱K成績只是階段的認定?!备甭瞄L劉珪告訴記者,“特種作戰的性質要求我們時刻保持頑強的戰斗意志,以無限接近實戰的訓練,在超高強度作戰環境下,持續錘煉小隊協同作戰意識和個人綜合素質,加速戰斗力提升?!?/p>
?
?
編輯/高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