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并撰文/記者 陳典宏 陳曉杰 段江山 通訊員 湯方律 易 定 沈 廣 陳 杰
沙塵滾滾,戰車突進,錘煉“百發百中、威震敵膽”的過硬本領,他們是“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的鐵甲先鋒;儀仗表演,目光堅定,步履鏗鏘盡顯風采,他們是“出場震撼、亮相精彩”的儀仗精兵。
“穿上禮兵服就是儀仗兵,脫下禮兵服就是戰斗員?!彼麄兪邱v香港部隊某旅裝步一連官兵,“黃土嶺功臣炮連”的傳人。
25年守衛香江,一連官兵堅定舉旗鑄魂,賡續英雄連隊紅色血脈,把對黨忠誠的信仰信念深植于心、履責于行,進一步堅定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奮斗強軍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激發忠誠使命、鐵心向黨的內生動力。
?
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讓聽黨指揮、敢打必勝成為軍營最強音——
朝陽初升,香港新圍軍營,大地染金。一連戰術訓練場上,裝甲戰車登車訓練正有序展開。
一連四成男兵身高在一米八五以上,女兵平均身高也在一米七五以上。剛開始訓練時,經常能聽到官兵的凱夫拉頭盔與艙室頂磕碰的聲音。誰能想到,個頭高大竟是阻礙不少官兵轉型成為裝甲精兵的“攔路虎”。
“革命戰爭年代,黨指向哪里炮彈就打到哪里,聽黨指揮是永遠不變的軍魂?!睒s譽戰旗下,連隊官兵立下誓言,“轉型突擊,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跨越的是能力,檢驗的是忠誠!”人人把精通裝甲、儀仗兩大專業作為錘煉“駐港精兵”的奮進方向,把練就一專多能過硬本領作為看齊追隨的實際行動,爭當“上車打勝仗、下車展形象”的鐵甲精兵。
?
上下車動作不流暢,官兵們先放慢速度,根據身高調整步幅和身姿,再提速練習,直到形成肌肉記憶;沒接觸過狙擊,他們就反復訓練據槍和瞄準,把一天當兩天練……連隊官兵人人立足本職崗位、練強打贏本領,涌現出來越來越多的多面手、專業通。
中士唐芃譽是駐軍小有名氣的“狙擊槍王”,還是手執指揮刀的駐軍儀仗隊陸軍分隊長;五班長沈文庚既是駕駛能手,又是“四會”教練員;2次參加閱兵的儀仗標兵劉健,連續4年在駐軍“三手”“四會”比武中斬獲“神炮手”稱號;二級上士王金玉既是儀仗標兵,又是投彈能手……
緊貼使命任務錘煉勝戰本領,官兵們堅持把“實力就是最硬的名片”化為練兵備戰的鏗鏘誓言——
發揮定海神針作用,這是統帥對駐軍的殷切囑托。一連官兵始終聽令景從,瞄準一流標準從難從嚴訓練,錘煉出手必勝、一錘定音的過硬鐵拳。
一連中士余晨曦是連隊駕駛專業的技術大拿。而在剛開始訓練時,為增強手臂力量,他每天練習打方向盤不下1000次,來回翻滾輪胎不少于20次。一天訓練下來,胳膊疼得抬不動,手抖得筷子都拿不穩。
?
大綱規定,駕駛考核時路面寬4米,余晨曦和戰友們根據香港道路實際情況,卡著3.5米練。他們還苦練車停炮響、一擊必中的過硬本領,動中射擊、坡路開火的極限技能。2020年7月,連隊參加駐軍裝甲射擊綜合演練,發發命中千米外的靶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進入新時代,一連上下達成一個共識:決不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敢于創新突破、練強勝戰本領,為軍旗增輝、為連史添彩,續寫“黃土嶺功臣炮連”新輝煌。近5年來,連隊有38名戰士被駐軍或旅隊評為軍事訓練尖子,32人在駐軍“掛金牌、當標兵”和旅隊創破紀錄比武等活動中摘金奪銀。
作為展示駐香港部隊形象的重要窗口,一連始終把威武文明、愛港親民作為不變的青春誓言——
如果說鐵心向黨、精武強能,鍛造出的是一連的實力名片,那么,儀仗兵的颯爽英姿展示的則是一連的形象名片。
軍姿訓練,戰士們反頂軍帽練平衡、頂著烈日練眼神,站立4小時不倒、嘴里咬著筷子一上午不松;劈槍訓練,7斤半的禮賓槍一端就是大半天,胯部被槍托磕得青一塊紫一塊……
儀仗練兵場,往往一個簡單的掛槍動作,要練上千遍。有這樣一組數據鮮為人知:在連隊,儀仗訓練的標配是每人每年平均磨破5雙皮鞋,正步行進超過800公里。
?
一次,駐軍迎來一年一度的軍營開放日。官兵剛完成兩場儀仗表演,正準備下場休息,有香港市民提出合影要求,女兵張留霜和兩位隊友迅速整理軍容,奔赴合影點。
烈日下,地面熱浪蒸騰。原計劃半小時的合影時間,因為市民的熱情不斷延長。面對所有的目光和照相機,女兵們始終面帶微笑。
合影時,張留霜感到身體不適,面色蒼白,豆大的汗珠不時從鼻尖滑落。這時,一位阿婆拿出紙巾走到張留霜面前,為她擦去汗水,嘴里念叨著:“解放軍好樣的,你們辛苦了!”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當兵來到英雄的連隊,是一連官兵的驕傲;用行動傳承連隊作風、捍衛連隊榮譽,是這群官兵不變的青春誓言。
“作為功臣炮連的兵,裝甲儀仗‘一肩挑’,我們不僅要練好手中武器,還要踢好腳下正步,更要把軍旅人生的青春之路走正?!避S出裝甲戰車,戰士們笑容燦爛,青春的臉龐朝氣蓬勃。
“祖國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腳下的這片土地就有多親切?!睂@群青年官兵來說,守衛香江,與祖國母親同心跳,與香港同胞共奮進——
這,是作為香江衛士的初心與責任,也是他們獨有的驕傲與榮耀。
?
?
編輯/肖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