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并撰文/記者 范 離 李 蕾 特約記者 王國銀
?
牢記職責、再接再厲,堅決完成以執勤處突為中心的各項任務,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
——習近平
?
?
夏日,古城喀什熱浪滾滾。胡楊林間,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盯遠方。
烈日炙烤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武警新疆總隊某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狙擊手儲加樂緊抿雙唇,屏住呼吸。突然,目標出現,他迅速調整,子彈呼嘯出膛,精準命中目標。
走下演訓場,儲加樂和戰友顧不上休息,立即開始復盤查找問題,為中隊執勤處突、守護一方平安積累經驗。
2014年4月27日,習主席來到該中隊看望慰問官兵。在中隊榮譽室,習主席聽取了中隊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的戰斗情況,勉勵大家牢記職責、再接再厲,堅決完成以執勤處突為中心的各項任務,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
“那天,習主席一到喀什,就不顧旅途勞頓驅車來到中隊?!?年過去,一級上士劉云龍對當時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我站在隊伍第一排,看到習主席向我們走來,心里特別激動。我能感受到習主席對基層的感情特別深,對一線執勤官兵特別牽掛?!?/p>
?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闭窃诹曋飨暡熘嘘牭哪且荒?,全軍刮起戰斗力標準大討論的思想風暴,向部隊戰斗力建設的頑瘴痼疾開刀。
已任該支隊特戰大隊大隊長的劉志軍,始終銘記習主席對中隊官兵的勉勵。一次戰斗,他因臉頰受傷縫了5針。劉志軍將這枚傷疤視為“勛章”:“它一直提醒我,戰場生死一瞬,必須把本領練到極致。當時我出槍慢了哪怕0.1秒,后果不堪設想。戰斗力標準,有時就體現在這‘快0.1秒’?!?/p>
為了這決定生死的“0.1秒”,幾年時間,已成長為優秀特戰指揮員的劉志軍帶領戰友不斷加大訓練強度,在大漠深處、戈壁荒野、高山峽谷挑戰極限。近年來,他們結合實戰經驗,重點開展精確狙擊、偵察觀測等專項訓練,強化官兵野外生存和連續作戰能力;建成排爆專修室,精心組織拆排爆對抗訓練,先后探索出20余種戰法。經過一次次實戰洗禮,中隊官兵對使命任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實戰實訓、戰訓耦合有了切身體會。
在中隊榮譽室,記者看到這樣一串數字:“八一勛章”獲得者1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4人,7人次榮立一等功、13人次榮立二等功……
一批批特戰尖兵是怎樣鍛造出來的?中隊長韓振偉說,這與中隊注重發揮戰斗骨干的“酵母”作用密不可分。
在這個中隊,英雄就在身邊。從訓練場到課堂,一名名經歷過實戰考驗的骨干接力傳遞戰斗經驗。他們為每名官兵量身制訂成才計劃,指定有實戰經驗的老兵一對一幫帶,并梳理總結出官兵歷次實戰經歷,作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大家在耳濡目染中傳承英雄精神。
近年來,中隊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去年,中隊又迎來榮耀時刻:習主席簽署命令,授予他們“反恐尖刀中隊”榮譽稱號。
?



新的榮譽,新的征程。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向縱深推進,中隊班排變為融合不同專業的戰斗小隊,指揮、突擊、偵察、爆破、狙擊、戰場救護等要素一應俱全。官兵深知:這只是轉型重塑的第一步。戰場從來不看你獲得過多少勛章,要贏得明天的戰斗,就要主動超越昨天的自己。
放下榮譽,從零開始——
“成績是過去時,在新要求下我還是不是優秀射手?”“神槍手”劉云龍介紹,中隊按照新大綱要求改進訓練,“絕對快、相對準”的射擊理念成為主流,每名官兵都在重塑自我。
轉變思維,融入體系——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單打獨斗,未來執行任務行嗎?”韓振偉說,那些多次經歷實戰考驗的戰斗骨干,都能自覺轉變思維,在演訓中主動融入體系。
緊盯前沿,主動學習——
中隊學習室內,一份份經典戰例研究成果凝結著官兵智慧。在中隊,每個小隊都有專屬戰術訓練研究室,“人人研究敵情、天天琢磨打仗”蔚然成風……
夜幕降臨,雪山腳下的城市燈火明亮,一片寧靜祥和。望著窗外萬家燈火,韓振偉道出中隊官兵的心聲:“請習主席放心,我們一定練就克敵制勝的過硬本領,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
?
?
編輯/高采薇